抛光加工,必须将抛光溶液加热工艺检测显微镜
2020-03-06 12:513880厂家库小编006
抛光加工,必须将抛光溶液加热工艺检测显微镜
抛光加工前,必须将抛光溶液加热到工艺规范以内。工艺要求抛光表面全光亮时,溶液温度宜控制在95℃—100℃。若工艺要求抛光表面一般光亮时,溶液温度宜控制在110℃—120℃。 抛光作业应注意: a.因该工艺用抛光溶液中未加氧化剂(硝酸),抛光过程中抛光表面不能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氧化膜,使抛光表面易变色锈蚀。故必须对抛光后的制件进行钝化处理。较常用的钝化处理工艺,是用50%的硝酸水溶液,或3%一5%的重铬酸钾水溶液浸洗。在去除抛光表面上黑膜的同时,又使抛光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钝化膜,保护了抛光表面的光亮性。 实践证明,重铬酸钾水溶液的钝化效果优于硝酸。 b。在抛光作业过程中,严禁将水带人抛光溶液。 c.抛光槽外壳可用一般钢铁制造,但槽内壁应衬以铅皮。挂具、夹具应用铝材制造。 2)磷酸—硫酸—硝酸系化学抛光液的抛光机理 铝化学抛光的理论研究比电抛光少。利用扫描电镜连续观察了磷酸—硫酸混合液中铝的溶解过程,发现铝表面首先被平滑化,然后再光亮化。其中平滑化与铝表面附近形成的黏稠状液体膜有关,而光亮化则由铝表面上生成的固体膜(氧化膜)有关系。 磷酸—硫酸—硝酸系化学抛光液的组分及工艺参数对铝溶解失重的影响,并结合对铝表面光亮度的定性观察,对其抛光机理作了进一步阐述。 铝在磷酸—硝酸混合液中氧化铝膜层的形成。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铝的电抛光的双重膜理论也同样适用于铝的化学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