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嫁接培养技术-植物嫁接细胞培养显微镜
2020-03-06 11:589300厂家库小编WEX
植物嫁接培养技术-植物嫁接细胞培养显微镜
可将植物嫁接与组织培养的综合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植物嫁接融合(包括嵌合)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另一类就是植物嫁接效应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即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这种通过嫁接获得遗传信息变化的细胞,然后将这种细胞组织培养成新植物的技术,可暂统称为植物嫁接细胞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嫁接细胞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相比较,各有特点。尽管基因工程在原核生物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在真核生物方面,目前离实际应用的差距还较大。基因工程需要大量的投资,添置许多贵重的仪器设备,组织有专业知识的科研人员,才能进行基因工程的探索。基因工程首先要求获得有关DNA片段并且确定所需DNA片段的功能,其次要求有携带目的基因的载体,然后正确无误地将目的基因输入受体细胞有关DNA的序列上去,最终使目的基因得以表达。这种技术,目前在高等植物中的运用还较困难。而植物嫁接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在目前就能较快地培育出杂交植物,容易改变植物的遗传性状。如果由于远缘杂交的高度不孕性,杂交植物难以得到种子,也不至于前功尽弃,因为可以用组织培养技术继续无性繁殖。与植物基因工程相比,方法简便,所需仪器设备不复杂,可以考虑在目前条件下推广到县甚至乡级农业科研站。另外,植物嫁接细胞组织培养技术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在粮、棉、油作物上、蔬菜瓜果植物上,在森林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经济作物上均可以试验应用。植物嫁接细胞组织培养技术与一般的植物细胞融合技术相比较也有其优点,表现在容易得到融合或嵌合的细胞,并且对于那些暂时不能融合或嵌合的细胞可以应用该技术得到遗传物质变化的细胞,人工诱导为杂交植物。另外,对于克服组织培养中的易污染问题也有明显效果。
人们对嫁接本质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关于嫁接的理论,现在谁也不能说“我成功了”这句话。探讨性地提出对嫁接的理性认识,无非是为了发展科学促进生产,无非是为了引起各界的重视,得到各方面宝贵的教示。但愿一个以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嫁接机制的热潮在我国早Et出现。
细胞融合杂交和遗传工程的理沦与实践启示了嫁接,而嫁接则将使细胞融合杂交和遗传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得到新的活力。人们或许会同意,首先在活体细胞上进行遗传物质的转移,然后再使该细胞从活体上分离,有利于新的遗传信息的表达,也就是说有利于人工改变生物种质。我们如果用吸附遗传物质的中性薄膜代替接穗,或许可以更加有目的地向有关细胞输入某种遗传物质,从而使人类逐步在真核生物中实现遗传工程向前跨出一步。
人们或许会承认,基因工程的方法,从大范围来看,属于细胞无性杂交的范畴,不过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那么,是否可将嫁接看作多少有点遗传工程影子的技术方法呢?如果是,这是简便经济的方法。但我们不能将嫁接的作用片面夸大,与基因工程技术相比,嫁接没有目的基因、基因载体等。因此势必使工作具有局限性,具有基因模糊输入的特点。